近日,全省首批百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在仙遊縣鯉南中心小學少年宮開展,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激發他們傳承非遺文化的興趣和潛力。
鄉村學校少年宮成為非遺傳承大平台,是我市注重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縮影。莆田擁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非遺文化,除了紅團、滷麪等美味非遺特色小吃外,十音八樂、莆仙贊句、真人雕塑、俏皮木偶、木雕、古瓷修復、扎染等非遺項目也堪稱一絕。眼下,不少非遺文化項目傳承人年齡偏大,有瀕臨失傳的危險,我市着力構建“政府投入+學校引導+專業人才言傳身教”等機制,全力推動非遺文化項目進社區、進鄉村、進少年宮、進學校,為青少年就近了解非遺技藝與非遺文化,感受非遺文化魅力,涵養鄉愁記憶,樹立民族文化自信搭建平台。
非遺文化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民族文化的無價瑰寶。為當代青少年上一堂生動的非遺文化課,推廣傳承優秀文化,是促進非遺文化薪火相傳的重要一環。非遺具有展示展演、參觀見學、實踐操作等優勢,可增加教學互動性、趣味性、公益性,既提升特色課程、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又有助於培養非遺傳承接班人,實現非遺傳承後繼有人,促進非遺傳承的活態化、生活化、常態化。 (洪 穎)